🗒️存难取易,存易取难
00 min
2023-9-25
2024-3-1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存难取易,存易取难,写作、计算机都是。
先说写作。比如当你看书学习了一个知识点,想写个知识卡片(参考卢曼的“卡片笔记法”),你可以选择非标化地快速记录(甚至就是直接复制粘贴),也可以选择以一个预设的模板写入(比如:why-how-what 一类的)。前者显然很舒爽方便,不会阻断你此刻的状态,很容易地就将一个点记录下来;后者就没那么舒服了,会让你把思考前置,你必须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将卡片写入。
再说计算机。当你要存储一条数据,你可以很简单地以单行日志形式顺序追加写入文件,也可以做一定预处理,做一个额外的的索引结构再存储。前者的写入十分容易且快,但是读起来可就难了,如果没有什么数据特性,就是得一条条找;后者虽然需要你花功夫在建立索引上,但是你可以在读取时非常快,甚至是做复杂查询。二者都有道理,一般怎么做也都是 trade-off 的结果。
初想,其实差不多,关键在于你把处理/解析/思考的工作放在哪个阶段完成。
再一想,觉得还是要看场景。就拿写作说,如果你写知识卡片的时候,选择经过一番思考,标准化地写入,是非常有益于你后面写作调取的,就像调库写代码一样;虽然思考不是什么容易事,但是知识卡片的写作难度并不如写一篇文章,你只需要处理好一个小点的写作,内容量一般也很有限,最多就是“跳一跳,够得到”的程度。但是你要是随手就能写入,你记录是记录爽了,一看哇塞,flomo 有 1k+,回过头来整理、复习、调取卡片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缺少上下文、结构化、自我体验&总结的知识卡片的可读性是不够的,然后就抓瞎了;更不要说写作了。
因此就写作这一目的来说,我认为认真对待每一张你写入的知识卡片,还是很有意义的。写作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是从你输入信息、知识的那一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