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写在前面
我相信长期主义,我也相信坚持创作内容的意义。正如 flomo 的 slogan 所言 —— 持续不断记录,意义自然浮现。我给自己立了个 flag,从这周开始每周写一篇我做独立开发的周报,一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为,二来也算是 build in public、和大家分享我的 indie 之路了~分享的内容可能不局限于独立开发本身,结构暂不固定(但我会保证它是有结构的,以保证阅读体验)。
indie 解释:独立,在我的文章里一般就是指靠我的个人能力去变现过活(比如:技术、内容),类似 Small Business Owner。
Why Start?
因为长期的压力、内耗和∀nd,导致我的心理状态并不好,情绪一路下坡,得了抑郁症和焦虑症,甚至前段时间有了一些躯体化反应。每天在工位上都感到胸闷、心悸、头晕,到后来睡眠质量不佳、恶心、不住地想哭,从前的我认为这些是与我无关的。我确实不太能扛得住了。
再加之我对于空间感、自由度的强烈诉求,与对 indie 的向往,我主动辞去了在大部分人看来还不错的工作(字节后端研发),准备尝试 indie。
我感谢支持我的人,也理解不支持我的人。我想说的是,这并不是一个突兀的决定。
我清楚地知道,这条路很难,我得摸着石头过河,把我自己丢到市场上去。
我清楚地知道,剥削我们的企业,其实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们的平庸。
我清楚地知道,外面大环境不好,招聘市场现在是极度理性的买方市场。
我清楚地知道,我出来之后,会面临收入上的压力和新一轮焦虑。
但我也清楚地知道,我作为一个零件在一台巨大机器上越嵌越深的无望感、无意义感,还有那令人窒息的异化感。我活得越来越不像自己,每天都是很疲惫、把自己掏空的状态(我承认这和我自己的内心活动&脑子里的想法比较杂且多有关系)。
我似乎能看到自己掉入了一个深渊,看着自己如温水里的青蛙,越来越拧巴、敏感、不自洽,却又无可奈何,就好像我在一个没有网络和杂志的候诊室里,等待一个人进来告诉我 —— 你要开始生活了。
各种思绪在我脑子里缠绕了很久很久很久……无数次的日思夜想、心理斗争后,我决定把选择权握在自己手上,我想要勇敢地选择我想要的生活,I quit!我要重新开始!
分享一段有意思的对话。
几个月前,我对象问我:假如你的生命还剩1年,你会去做什么?
我:当然先去辞职啊!(blablabla讲了一些美好的生命体验)
她:2年呢?
我:先辞职!
她:5年?
我:也辞。
直到时间延长到10年以上,我才不会先辞职……
restart 起点:看见情绪
要开始单打独斗了,除了内容以外,独立产品我可以从哪里开始呢?
我决定“自产自销”,从小地方入手,先试试解决自己的问题,做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这样一来,我可以快速直接地评估产品的质量,而不需要依赖于别人的反馈意见。
我很直接地联想,就是我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情绪问题。为了可以更好的觉察、分析、缓解我的情绪,我每天会在 flomo 中记录我的情绪&情绪ABC卡片。但这样存在的问题就是:文字很难让人有直观的感受,我也很难快速地在一个个 flomo 的卡片中感知到情绪在某个时间段内的变化。
此外,我在看了 Apple Store 的编辑推荐还有“金米奖”的那些登榜的应用之后,我发现市面上小而美的 2C 产品,主要在解决现代人的两个问题:效率和心病。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焦虑。而我,恰好也是焦虑症患者。
因此,我决定做这样一个应用 —— 看见情绪。
目前其实是在边想边做。为了快速上线,我去学了 react、next.js、tailwind css,结合着 GPT 开始开发 web 应用(之前是后端开发者,对于前端不太熟悉)。我认为它的核心点就是字面意思,即能“看见”自己的“情绪”。我快速做出了 MVP,包含了情绪的记录和近 n 天的情绪变化查看。
情绪的记录,我采用的是情绪温度计(1-10分),参考的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中,心理咨询师苍鹭提供给咨询者蛤蟆用来衡量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些可选择的 emoji 表情,来配合情绪分,简单地表达出你的情绪。
为了可以快速的做一套用户系统,我直接使用了 supabase 的 auth 的方案,我可以直接用它来完成注册、登录、邮件发送、用户密码加密存储等能力。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想要觉察自己的情绪变化,或者是好奇,非常欢迎你来做我的第一批种子用户(直接微信联系我即可)。现阶段的用户只有我自己。
做这款应用的初心很简单:
我希望大家可以看见自己的情绪、正视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情绪、关注自己的情绪。你的情绪也是情绪,你的感受也是感受,要好好爱自己。
为什么产品形态选择的是 web 应用?
我承认,我这个应用其实更适合走 app 的模式,再配合小组件。但是我认为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核心点吧。尽管 web 应用可能在让用户进行日常追踪方面没有手机 app 那么便捷,但是在开发速度和易用性方面,有很多优势:快速开发、快速迭代、快速试错、跨平台、免安装。够了。
为什么现在的 UI 略显粗糙?
我的想法是: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关注点,我需要做好分离,关注我现阶段该关注的。这里引用《重来》里的一段话:
“当开始设计规划时,我们会用大号粗体白板笔——而不是圆珠笔——把想法大致描绘下来。为什么呢?圆珠笔太完美了,分辨率太高了,会让你不自觉地去关注那些还不需要关注的东西,比如如何美化底纹、是用虚线还是用实线,等等,结果让你把注意力放在次要的事情上了。”
(这是我没钱找 UI 且自己也不咋懂的借口)
后续是怎么规划的?
主要有这几个核心点(并不是具体可执行的 todo):
- 情绪卡片:除了记录情绪分,能看到情绪的变化,我还希望我能通过情绪 ABC 理论,引导用户去记录“A激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 B信念/认知(Belief)→ C情绪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并将卡片和情绪记录分建立关联,帮助更好地觉察情绪。
- 分享情绪记录:支持生成图片的方式,来构建社交属性。让用户可以分享自己的情绪温度计、过往情绪、情绪卡片等,顺便再在社交媒体来一波吐槽(我现在就在这么做,虽然我是截图的方式,但我通过这种方式,确实有 2 个人来问我是什么应用并愿意尝试体验了)。
- 丰富过往情绪的查看方式:目前只有曲线图,我后续还会考虑支持热力图、日历视图、情绪云图、雷达图等。
- 优化用户体验:目前的体验我承认,确实很一般。除了 emoji 这样的表情方式,我还可以通过颜色的方式,来引导用户去认识自己作为“人”最本原的那些情绪。除了 UI 方面,我还会考虑多和用户做互动,即对波动较大的用户给予建议、情绪稳定给予鼓励、持续低沉给出建议。引导上得加把劲。
- 推荐保存到桌面:在网页上加个 toast,提示用户可以直接把网页保存到桌面,以方便用户可以更快地向打开 app 那样打开看见情绪。
- 收费:我应该会考虑订阅制收费,对部分高级功能、用量等做限制。目前都还在 demo 阶段,没有任何限制。
个人博客
个人博客 是我用 NotionNext 的方案搭建的,建站速度很快,配置化搭建,利用 Notion 来做 cms,也不需要你有服务器资源,最多就是需要你有域名就行,直接部署在 vercel 的机器上。在这里我强烈推荐!!!
我使用的是 Heo 主题。主要用来分享一些我的所思所想(公众号同步),也有一些技术干货,近期在写一些独立开发相关的东西。
这周在博客上做了两件事情:
- 开了【独立开发】的 Menu,做了【独立开发指北】。收录了个人认为对独立开发比较有价值和帮助的工具/解决方案/资讯站,包括但不限于:建站、部署、开发、全栈学习、存储、域名、支付、设计、表单、自动化、数据分析……(有的甚至分了“简中”和“海外”🤣)完成后分享到了即刻、X、朋友圈,但可能由于缺少个人的推荐理由,样式也一般,推出去的效果就比较有限。但我坚信长期主义,持续创造、提供价值,意义、影响力是副产物。
- 给博客加上了备案。因为这个域名 20 年就备案过了,发现 NotionNext 支持备案配置,就给加上了。
现在的 NotionNext 建站方案和以前 WordPress 其实是有相似之处的。
- NotionNext 用 next.js 开发,而 WordPress 用 php,都是把前后端整合起来的技术。
- NotionNext 用 Notion 来做 database 完成内容管理,而 WordPress 用的是 MySQL。
NotionNext 的优势就在于建站快,发布文章和配置方便,不过目前的生态确实还远不如老牌的 WP。但能看到 NotionNext 迭代到现在 4.3.0 越来越好了,我后续会使用新出的 starter 主题来搭建我产品的 landing page,以快速完成 launch。说不准我也会在 NotionNext 的基础上做一些开发工作。
最近在读
近期刚读完了独立开发者大佬 @levelsio 的《make: the indie maker handbook》和 Basecamp 创始人的《重来》(他们做了大名鼎鼎的 Ruby on Rails),都是比较好的独立开发红宝书了,之后考虑分享一下~现在正在读的是 Gumroad 创始人写的《小而美》。
其他渠道考虑
我后续应该会把这个系列同步到竹白和知乎,小红书和小报童暂不考虑本系列。
B 站和 YouTube 考虑中;或许会用来做一些知识、日常分享。
写在最后
这周从 @元否 那里比较深刻地学到了一个点,在这里也分享给看到这里的你: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 Author:王帅真
- URL:https://blog.qizong007.top/article/indie-weekly-1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