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真的indie月报#3:B站2个月3000粉复盘笔记
00 min
2024-6-18
2024-6-19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写在前面

距离 帅真的indie月报#2:30%的改变 已经有2个月多了(甚至从“月报”变成了“双月报”)。
我不打算为我抽不出时间做公开复盘找借口。
在过去的2个月内,我较为集中地在把我的“个人思考与学习”转化为“实践”;换句话说,我一直在“做事”;并且过去2个月的“我”认为,“实践”的重要性大于停下来做公开复盘(private的思考还是有的)。便拖到了现在才来写这篇文章。
如果你好奇我是怎么做到在B站2个月3000粉,或者好奇我的思考,或者我接下来的规划,那就看下去吧~

B站2个月3000粉,我做了什么?

话不多说,先上图:
数据截止 2024.6.18 早晨(从 2024.4.22 开始有规划地发视频)
notion image
记得前一次的月报中,我提到了新的尝试
“后面打算多写一些技术方向的博客(同步放在掘金、思否、CSDN一类的平台,公众号也同步更),也可能会做成视频的形式(放在B站)。
开始内容可能会比较散,缺乏体系;待具体验证后,我可能会有方向的做一些体系化的内容(挖大坑中)。以上是我目前很粗浅的考虑。”
事实上,我也确实按照我说的去做了(除了公众号同步更)。

做号路径

首次快速验证:失败

为了快速验证,我没有新写内容,而是我把我之前写过的一些技术文章(面试总结复盘、系统设计、踩坑之类的)以图文的形式放搬到了掘金、思否、CSDN这类程序员的内容平台。
思路来源:@卡颂
发布之后,数据惨淡的可怜,非常零星的阅读量和收藏量。
“这不是说明我MVP都跑不起来?”我开始陷入了自我怀疑,或许我不适合做程序员领域的知识博主?
我尝试让自己冷静下来,我花了1天时间思考问题出在哪里:
📌
我发现掘金、思否、CSDN这几个程序员的内容平台,说实话,我自己都不用。每个平台有自己的一种调调在,但因为我自己都不刷这几个平台的内容,又怎么能有在这些平台的内容体感呢?
基于一种对自己内容价值的“笃信”,猜测或许是我放错了平台?我决定直接拿着内容去投B站。
为什么是B站?
  1. 对我个人而言,更熟悉这个平台的内容调性,即我对B站更有内容体感。坦诚说,我是老B站了,bilibili是我基本上每天都会打开刷一会儿的应用,学习在这、娱乐也在这。
  1. 而且,之前有过做B站的经验(虽然是个非专业性质的娱乐号,随心所欲啥都发那种,但是也算是有一点经验)。
  1. 再者,从B站计算机软件技术相关视频的数据可以看出来,上B站的程序员还是挺多的。
  1. 此外,我认为自己更适合做中长视频 or 中长图文,而不是短视频 or 短图文。(此前也尝试过 xhs,做到700+粉没做下去,因为发现 xhs 确实不适合我,我自己写的东西我自己都不爱看)

再次快速验证:疑似成功

还是一样,为了快速验证,我没有新写内容,我的视频就是直接打开我的博客开始讲(直接拿已有内容当“稿子”,没有写稿的时间、精力成本),内容来自我前段时间被面试的题目(保证了内容的真实有效),标题很纯粹——《网易云一面系统设计题:直播弹幕系统》,封面也就是视频内容直接截取的(取的架构图部分,我一般都会取内容“最丰富”的一帧)。
先给大家看看这个视频的数据:
notion image
视频发布之后,从开始还没有1000播放的时候,直至现在,收藏比一直在10%以上(收藏量/播放量)。这数据可比掘金、思否、CSDN这些程序员内容平台好多了呀!如果我真的像卡颂大佬说的,终止于这些程序员内容平台的验证,就不会有这篇文章、也不会有我这个B站账号了。
当时还没1000播放,但收藏却有200+的时候,我心安了不少;也收获了不少正面反馈,1个多月过去了,也仍然能收到好评:(B站不是强时效性好评,只要内容有价值,还会持续分发)
notion image
但为了严谨,我定义它为“疑似成功”,毕竟也就1个视频,存在偶然性。所以,我打算继续在B站做更多的尝试。

多向尝试摸定位

如果你问我,我最开始的定位是什么,我只能回答:抱歉,我不知道,我也很模糊。
我只知道我要做我主业工作的延伸,以保证我能吃到知识的复利,所以应该是在后端范围的。
就当前大环境而言,很难有那么多时间去从头深入学习一个新东西。所以“第二曲线”的发展最好不要脱离“第一曲线”的发展而单独存在。同时,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我一直认为定位是做出来的,摸石头过河摸出来的,而不是定“死”的。我相信我就把自己所知道的、有价值的东西分享出去,收获反馈。这样,就能慢慢形成个人风格,找到定位。
那什么东西有价值呢?我大概思考了一下:
  • 面试题,只要人力市场还有程序员这个岗位,那就永远有市场
  • 坑,这个能吃到SEO(经验之谈:我5年前的踩坑博客还能被现在的人reference)
  • 新手向,无论什么领域,永远有小白
于是,我根据思考,继续发了下面的视频:(封面也做了一些其他尝试)
notion image
为了保证我的创作动力不会因为制作成本高而中途放弃,我选择抓了白板(excalidraw)就直接开讲,我不再写文字稿,这让我的效率明显提升了很多。
相对应的,质量可能有所下降,但是我能保证我抓白板能讲出80分的内容,毕竟我的知识库里还是有这些内容的,至少是有体系、有结构的知识;我不想因为剩下的20分而葬送掉我的“动力”。
换句话说,现阶段我认为“持续输出”更为重要(前提是内容本身有价值),我得先保证我完成一轮多方向的验证。
结果呢,也是顺利完成验证了。至于数据(包括这里没放出来的收藏比),也确实不如第一次视频了,我就在想:或许第一个视频那种系统设计/“场景题”一类的视频更有市场(毕竟覆盖的知识更全面、而且也和面试题有交集)?
notion image
我决定验证我的猜测。

持续验证:就是它了!

我挑选了我曾经有研究过的应用系统(美团/饿了么这类的临近系统)来讲:
notion image
嚯,这个数据,看起来似乎可以验证我的猜想了。甚至有粉丝给我反馈这就是他们面试美团、甚至是Google问的题目。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也会有粉丝来给我报喜:(真心替他高兴!)
notion image
hmm~再进一步想想,其实对于视频的具体方向,目前我还是在猜,我能不能直接问呢?

与粉丝互动,直接“要”选题

我决定不猜了,我直接问,直接获取用户反馈。我想了几个“场景题”(可能大家日常中比较有见到的,而且是国内的应用场景),通过投票的方式把它们发到 B 站的动态。
notion image
这样一来,我就按照大家的投票结果来发视频就可以了!
notion image

成功关键要素总结

核心点

【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哈哈,看着很模板很套话的一句话,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在我的这个场景里再具体一点,就是“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拆分开来,都很重要:
  • 持续性:为了保证可持续,我直接放弃了在内容平台沉淀文字稿,抓了白板就讲
  • 价值感:选择【有需求】的方向

差异化

从个人角度来说:
  • 我是个程序员(程序员市场)
  • 我是个后端程序员(后端市场)
  • 我是个前字节的后端程序员(大厂 title 背书)
  • 我是个愿意分享的前字节的后端程序员(我拉的下脸,这个市场就会与我建立关联)
此外,至少有三个人说我声音好听了(来自私信、评论),可能是音频质感带来的错觉(毕竟我用了学生时代做歌留下来的声卡和话筒),但这也形成了我个人 IP 的一环。
从内容角度来说:
  • 更适合简中区后端宝宝体质的场景题(不再模仿国外 system design interview 那套)
  • 内容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系统MVP开始,随着业务挑战增大,带着问题深入(一个接个问题解决、升级)
  • 都是后端面试知识点(有些个粉丝反馈“押到题了”)
  • 抓着excalidraw的白板就开始讲(也算是种特色?)
  • 视频是有规划地发的(可以看我 B 站主页),而且后一期一般会解决前一期留的思考题(建立内容关联性)
  • 正因为有体系、内容较为稳定,给了粉丝确定感——这个账号以后的内容也会给我类似的价值
📌
上述差异点综合起来,提供的是独家感:只有在这个账号才有这样的内容。

不着急

因为有主业工作,所有没有全职 Indie 急着变现的匆忙。因此我能先专注于个人 IP 的打造,这样自己既不会心慌,也不会有太强的目的性,能够更好获取信任。
想不清楚,就先揣着利他思维来做事,构建影响力,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持续输出价值,保准不会错。

收获

  1. 构建了影响力,逐步建立起了个人 IP
  1. learn in public,完成了个人知识管理的闭环
  1. 得到了不少粉丝好的反馈,切实地帮助了一部分观众,有一种内啡肽疯狂分泌的喜悦
  1. 验证了内容价值,给了自己很多自信心
  1. 私域 build up,加到了一些纯度很高的粉丝(过滤路径:B站 → 个人网站 → 微信)
  1. ¥57的B站创作激励(在B站贝壳里,满¥100才能取好像)

做得不好/不够的

  1. 真人露出少,目前都没有露脸,之后可以尝试,从而增加信任感
  1. 文字稿欠缺,图文内容沉淀少了(一般程序员博主都会有沉淀一份到公众号,两边互带)
  1. 缺乏故事感,自我的东西讲的少了,我这个人本身的形象可能不够具体(但也不能多就是了,可以有一点点,目前是完全没有)
  1. 目前没有产品来承接这份流量,所以这也是后续产品规划中的一部分

对“卖时间”的思考

在经历过了一阵打工生涯,和近期这段时间的一些“自我折腾”之后,我对“卖时间”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

一份时间卖一次

不得不承认,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打工人,都是在通过卖时间的方式来获取报酬。
这种方式的交易方式为:企业通过和你签订合同,批量的购买你某段工作日的某个时间段;而你就负责帮企业家生产,指哪打哪,打工人就是执行资源,大多数人都与后续产品收益无关的。
也就是说,拿的是一份固定的工资。这种模式,就是“一份时间卖一次”。打零工和兼职类似(可能更差,因为不是批量销售的,可能存在空转时间)。
如果打工人想要多赚点,要嘛提高单位时间售价,要嘛多卖点时间。换句话说,你要嘛变成高级打工人,要嘛就是加班卷时间。
卷时间我就不想说了,这种方式是对人的异化摧残。至于提高单位时间售价,我们可以不断提高我们的打工技能来实现吗?不一定,只是可能,决定价格的人力市场的供需,不一定是你作为打工人的价值。
你可以发现,一份时间只卖一次的话,那可太局限了。因此,我现在对于“卖时间”这件事情非常警惕。
可能很多程序员或者其他技术类工种,会尝试在外面接单做项目。近两个月前后也有几个人找过我,我一个都没有接;在我有主业工作的情况下,我不会考虑这份差事,因为这是很差的一种个人商业模式,划不来,你甚至可以说这是换份工打(在我本身业余时间就很有限的情况下)。
如果真的要做,那这个产品方向必须是我感兴趣的,且我能从中有所收获和成长的(“热爱-擅长-价值”三圈夹角就差“热爱”这一环)。
顺着这个,讲个有意思的故事:
上个月,有个老哥找我帮忙做一个 xxx 系统时候(保密),他就是不谈他的产品细节,给我急的…特别是一个技术人员在听一个技术栈不是很搭嘎的人在那边一直跟你钻技术细节(我连产品具体做啥都不知道),真的没什么合作的欲望。prd 没有,原型图没有,合作相关文档没有,关于产品 detail 也不愿意多说一点,却一直在和我讨论 go 和 php 的性能对比、部署对比(我并没有接受要做)。说难听一点,我觉得这是在消耗我的生命……
总之,我认为对于一个开发者来说,一旦开始动手开发了,这是一个“很重”的动作,一定要谨慎对待你的“注意力”和“时间”,不要“短视”。
那不开发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吗?
我推荐做付费咨询。
本质上还是一份时间卖一次,不过相对来说单价较高。(我公益性质的和付费的都做过几次,且我之后大概率不会再做公益性质的了;至于推荐做咨询的理由,我之后有机会我会再分享)

一份时间卖多次

那有什么办法能让时间卖多次呢?
我认为现在适合个人的,就是去构建长期有价值的内容资产(付费专栏/邮件组/课程/书籍等)或者产品(app/网站/小程序等)。
它们才是能真正为你产生“睡后收入”,scale 你时间影响力的东西。
虽然我在这上面没有什么成就,但是我身体力行实践验证了。
我三个月前写过一篇 remote job 的资源整合的文章,是付费的,你给我微信打赏之后(至少2元),我发你文章密码。
时至今日,仍然有人打赏,总共 ¥100+(只要价格没定死,打赏的金额是上不封顶的,并不都是只付款2元的)。赚的钱不多,但我至少亲自验证了这个想法是对的。
notion image
前段时间,其实也有出版社通过B站找到我,但我目前认为写一本要出版的书,对我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我内容积累量不足,在书籍出版方面也没有经验,它的 ROI 是很低的。对现阶段的我来说,做开源书籍或者付费专栏,或者像我这样写博客/公众号文,都是比写出版书好的;我现在也没有产品能承接这份流量。因此,出书的事情,我会以后再考虑。

产品尝试:自制B站粉丝小组件

虽然这两个月没有迭代“看见情绪”了(我每天自己有在坚持用的),但是还是有写一些其他小东西的。
在我作为一个B站up主之后,其实我还是挺关心我的粉丝数量变化的。但是每次都要点开B站,打开“创中”,再… 这个路径太长啦!我能不能很方便的随时随地都看到呢?手机每天在用,如果我把它放在桌面,似乎就能满足我的需求了。
基于这个想法,我决定开发一个小组件。我只要它能显示我当前的B站粉丝数就行了,feature 很简单。
我花了一个晚上学了 Android Jetpack Compose 的 Glance(虽然据说坑多,但是更符合现代开发者的审美),一个晚上开发,最终整出来了这个:
notion image
很简单,一个数字、一行描述、一个刷新按钮。但却让我每天“爱不释手”,每天都得点个几十次,每次刷新都会对涨粉有期待,也害怕会掉粉(确实遇到过3次)。
本来我打算做成定时刷新的,但想了想,会不会直接用按钮刷新的,会让人反馈感更强呢?事实也的确如此。
由此,也感受到了交互的魅力 —— 原来一个按钮就能把人的情绪控制的死死的呀哈哈哈(玩笑话~不过我记得我一个做游戏策划的同学跟我说,如果有一个程序,只有一个数字,一个按钮,点了之后数字会变化,人可以玩上好一段时间)。
目前这个只是我个人在用,账号配置是写死在代码中的,并没有开放到应用程序中。
我不确定是否有市场需求,如果有的话,可以考虑做开放的(产品+1);甚至是不只是B站平台,xhs、推、即刻、抖音、快手等等等等。反馈效果也可以再强化(颜色、放大、浮动之类的,目前只是简单的数字变化)。

新的方向

在达到全网3k粉后,我开通了小报童专栏(虽然现在好像不用了)—— 《后端程序员101》。这是我接下来规划的一个付费产品(目前定价¥59),仍然是作为我工作的延伸,但是价值感和体系化会做的会更强一些(详情扫码看介绍)。目前还没有开始迭代,这篇文章写完就开始写小报童啦~
🎉🎉 欢迎预定 🎉🎉
notion image

写在最后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
吐槽者正确,行动者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