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本文主要是基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以及我最近接受了几场心理咨询后的一些感受。
为什么要心理咨询?
几乎每个咨询师都会问:“说说你为什么会来到这里?”
于我而言,就是因为我经历了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和自我PUA,导致了我愈加的焦虑、抑郁、痛苦,并且已经影响到了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睡眠不好、精神状态差、心悸、胸闷、注意力无法集中等)。而我,想改变我的现状,我相信自己还没到那种程度,我可以通过认知和心理咨询来改善自己。
此前其实我也有试过冥想、正念,但是似乎只是缓解,而且不好坚持。看了心理学相关的书,也总是“知易行难”,问题来了还是陷入情绪漩涡。我觉得自己应该需要一个专业的人帮我一起梳理扎根于我内心的问题,并一起想办法解决它。
That’s why I’m here.
那一定要到出了心理问题才能去接受心理咨询吗?
我认为不是的,并不一定到出了问题了才看。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深入了解自己、并开始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一个学习如何理解和处理人生挑战的有效方式。
心理咨询是为了自己
心理咨询必须是为了自己,并且自己愿意做出改变,并且和咨询师达成“合作”关系;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以“我”为主体出发。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出于自愿。
不要想着就靠每次咨询的那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能有多大的改变,这是需要个人努力的。可以做的包括但不限于:
- 咨询前要准备好要说的问题,卸下防备以展示真实的自己
- 咨询中一定要积极配合心理咨询师,想到任何点都可以说,期间有任何不适都要及时表达出来(包括对咨询师本人、咨询环境)
- 咨询后要记录下今天咨询的内容,可以是启发点、知识,也可以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
- 更重要的是平日里的努力,积极地思考、觉察、认识自己,推荐写写日记或者情绪卡片,最好还能有个情绪温度计来观测自己的情绪如何变化(0-10分记录情绪)
- ……
总而言之,不要把责任都甩给心理咨询师,责任在你——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由内到外的力量更强
或许你会去学习各种缓解心理问题的方法,它可能短期内有效,但如果想长期解决,这个路径大概率行不通。由内到外的路径,治愈的力量是更强的:
- 我们需要回到问题根本,去探索问题是怎么来的,也就是 why
- 在追根溯源的时候,期间我们可能会学到一些知识,甚至认识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这是 what
- 当我们认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问题,并有一些相关知识储备的时候,就是我们治愈自己的时候了,这个时候我们再去用一些具体的事情来调节自己,便是 how
有 why 的 how,自我的改变才更加有力、可行,我坚信这一点。
咨询师引导你不断走向内心深处的时候,你或许会诧异——“啊?我是这样的?!”你会被心里的一个个“小人”给“吓”到,这都很正常。找到这些“小人”,直接请他们出来和他们对话,才能真正的找到 how to solve。
“原因论”不是我们逃避的工具。
不要只是到 why 就停下了,很多人归咎到原生家庭就停下了,把责任都抛给父母。如果你还想自救,还想让自己做出改变,请不要这样,改变的是我们自己。
我们大多数人的父母都经历过物质匮乏的时代(而且是在感受力最强的儿童/青年时期),自然对生存本身的问题更加关注,有扎根于内心的对生存的焦虑。人的关注度是有限的,对物质看的重,就容易忽略自己和家人的心理感受,所以有时候会说出比较伤人的话。我们的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没人教过他们怎么做父母。
所以,请不要去苛责他们,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
我们的心里都住着三个小人
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同时会住着三个“小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你的人格。我下面会逐一介绍。
儿童
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住了个小孩儿。当它占据你的内心时,我们就说你正在处于“儿童自我状态”。这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用童年时的习惯作出反应,表现出像孩子一样的感受和行为。就像是色彩的三原色一样,我们会有很基础的情绪、感受:愤怒、悲伤、开心……
最典型的场景,就是我们正在被家长/领导训斥时候,这个小孩儿就会出现。小孩儿会去顺从那个“家长”,或许是为了生存、自保,或许是在玩什么“心理游戏”让这一切合理化。
在这种状态下,他只会会本能地顺从和依赖他人,再现过去的情形,体验过去压抑的痛苦情绪,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这种状态叫做“儿童自我状态”。
父母
是的,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还住了父母。这种“父母自我状态”上来的时候,会用言行重复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是非观和价值观,想方设法地让自己/别人接受自己的这套想法。
每个人的“父母”不太一样,运作方式不同,可能会分成两类:
- 不断地挑剔、苛责、乃至攻击别人,把自己内心的愤怒、恐惧、自卑投射到其他人身上
- 不断地挑剔自己,审判自己,甚至是和他人一起进行毫不留情的自我批判、PUA
这种状态就像是一个法官,一直在控诉别人,给他们定罪,然后就能顺理成章地惩罚他们。
而我长期处于后者状态,导致我自己活的很累。换句话说,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自卑的人(包括我)很容易把“挑剔型父母”的一面来审判自己。
成人
在“成人自我状态”下,我们能摆脱情绪化的控制,理性、合理地计划、考虑、决定、行动,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当下的事情。“成人自我状态”是唯一能学到自我新知识的状态,也是我们要去努力并长期达到的一个状态。
在“儿童自我状态”里,只是在体验过去的情绪;在“父母自我状态”里,不是挑剔自己,就是在教育别人。像父母或儿童一样行事时,几乎不需要去思考,因为我们知道要做什么、说什么,就好像拿着剧本在演戏一样,like 巴普洛夫的狗。
既然我们走到心理咨询这一步了,很可能就是长期处在“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下导致的。
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
除了每个人都有的三中“自我状态”,我们每个人还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即“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我们会分为四个象限:
- 我好,你也好
- 我好,你不好
- 我不好,你好
- 我不好,你也不好
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也就是说,我们会控制事件的发生,从而确保预言会成真。我们会确保自己的世界和预期的一样。
比如“我好,你不好”的人就经常会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他们长期处在悲伤的“儿童自我状态”。他们的内心会说:“不论我做什么你们都要爱我。”因为他们自己就是想看看别人能宽容自己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会排斥我。接着内心又会说:“看吧,我早说过他们就是会这样对我,证明我是真的很差劲、很傻x。”最后走向的,就是抑郁、焦虑、自卑、不断的精神内耗……
再比如“我好,你不好”的人常常就会占据在权威/道德的制高点,处于挑剔型的“父母自我状态”,他们很容易愤怒,喜欢对一切judge,甚至攻击。他们的内心其实也是自卑、拧巴的,但这就是他们自卫的手段。因为经常通过外耗别人来泻火,因此一般不会抑郁,反而能因此获取能量。
我真诚地希望并期待,我们都能怀着对人本主义的信念,努力朝着“我好,你也好”的人生坐标迈进。这需要勇气,需要对自己和他人的信任,这很难,需要不断的努力,提高自我的认知,深刻认识自己才能达到。
我正在努力💪('ω'💪)
成长?停止演戏!
如果在你的成长阶段,感受力最强的时候,一个人总是在批评你、责备你,慢慢地自己也会认为这个人永远都是对的,而我永远是错的。似乎这么想的话,这个人对我的训斥就都变得合理了(合理化行为)。
事实上,批判行为是你和那个责备你的人“共谋”的。自己或许在偷偷地、无意识地配合对方,来给自己制造不快,这就是在玩心理游戏,而且在游戏里输的人才算是赢家。
这样的心理游戏,自幼就慢慢形成了。以往的经历教会我们在相似情境下不经大脑就能自动做出反应,就像是反射。最后就是——赢了游戏,输了自己。
这样一来,很容易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依赖&讨好型人格。
但是成长的本质,就是要不断打破依赖关系,成为独立人格。一味的顺从就会导致自己把依赖当成生活本身,童年依赖父母,成年则依赖外界的肯定,一旦收到否定反应,他要么取悦别人,要么自我批判,痛苦不堪,所以一直无法真正的成长。
醒醒!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他们用蛮力胁迫你。说到底,是我们自己“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你可以理解成是《被讨厌的勇气》中的“目的论”)
对自己负责吧!
我们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不要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别人。责怪,是人处在“儿童自我状态”里做的事情,并且好像喜欢待在那个状态里。
自卑很容易会发展为对有“权威”的人的依赖,像个孩子。期望着他们来给自己答案,看他们的眼神也总是像孩子寻求父母的认可。
不行!想要改变,就要对抗这种依赖,多问问自己是怎么想的,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我们不仅要用头脑去思考,也要用情感去体验。
虽然我们会开始在理智上来理解自己的行为,但要充分理解自我,唯有通过和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当你对情绪的感受越来越清晰时,就能明白它们并非可有可无,也不会对它们不闻不问,因为情绪正是自我的核心。
写在最后
心理咨询会带我们走向深层的蜕变,而这个过程往往是痛苦的。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一定总是我们喜欢的样子。从当下的自己,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
- Author:王帅真
- URL:https://blog.qizong007.top/article/psychological-counseling
- Copyright: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 adopt BY-NC-SA agreement.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