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观”与“客观”
00 min
2022-1-13
2024-1-21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我觉得很难说存在真正的“客观”,包括我们对“客观”这一概念的认识,也是一种“主观”认识。每个人要是给“客观”下定义,很可能得到的也是各种不一样的结果。
以排名为例,总有人相信各种排名,学校、专业、医院、个人财富,各种东西都拿来被比较、排名。但可曾想过排名其实也是“主观”的。
notion image
就比如说高校的专业排名,它的考量维度是很多的,论文数量、杰出校友数量、教学质量、科研投入等等,都可以成为考量范畴,每一个做出考量这一动作的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当然,在公共媒体上发表文章、写各种排名的个人或机构亦是如此,如果是负责任的人或媒体,会加上他们的考量标准(当然这样的人很少),我们看排名的人才有迹可循,有得考究。
所以,可以看到排名并不“客观”,是由排位的主体的“主观意识”决定的。
那我们平日里讨论的所谓“客观”,是什么呢?

我认为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即使没有“我”作为主体去感知,它仍存在的东西,不随意识、想象消散。
第二种,是大家没有异议的共识,是不引起大家争议的“想象共同体”,比如:金钱、公司、法律、家庭......这些概念,大家在谈到的时候,并不会纠结于其本身是否可靠、是否主观,是因为大家对这些概念有一个“共同想象”,而这个想象是偏差不大的,所以大家并没有争议,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也是“客观”的,即使它们来自于我们的“主观认识”,它们也是由我们通过主观意识想象出来的概念。
进一步说,这第二种“客观”,是来自于“主观”的。
那么“主观”是什么呢?可以结合前文对“客观”的定义,直接用排除法——不是“客观”,就是“主观”。它们是对立的概念。就比如同一支歌曲,我们听完之后,脑子里的画面很可能是不一样的,这是我们最直接的主观感受。

大家总说要保持客观,特别对一些事件的观点之类的,这里的“客观”是在说什么呢?
按照前文说的两种,可以先排除第一种“实在”的;第二种,基于“共同想象”,显然不行,观点这种东西,“主观性”非常强。我们这里追求的“客观”,并非实际的“客观”,而是在追求一种“理性”。我们更愿意去相信一些权威,尽管他们的观点很主观,正是因为他们有一套自己的、确定的、科学的、可衡量的价值体系,他们所说的话是经过考量的,引用的信息来源是得以考量、有迹可循的,通常这些人的认知水平、学术水平也比较高,和所谓的“公知”存在一定的交集。
所以,我们更愿意去相信那些可能夹带“私货”的,主观的权威。
同理,我们在做学术研究,也一样讲求“客观”。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办事,精准的数学语言,规范的科学实验,严谨的逻辑推理,这一通操作,“说服”了我们自己,我们是无限趋近于“客观”的。因为在科学体系里,最大的优点就是可证伪。
那意思是在科学体系里做事就是客观?不是,我说的是“趋近于”,那些所谓的专家也是这样。

针对“引用”多说一点。
我们在输出的内容里去作引用,是为了引出我们的观点、论证我们的观点、加强我们的观点,所以“引用”的信息来源,首先要保证它的“可靠性”。
结合计算机程序开发来谈,我们使用别人的工具库,至少我们得保证他们的工具是正确的,可靠的,我们的程序开发才是有意义的。
如何保证“引用”的有效性呢?
首先肯定是其可靠性,其次是语境要匹配。光是一句“你什么意思?”这句话,就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下延伸出多种意思。
💭
【类比 - Golang的Context】
计算机里这个叫做context,翻译过来就是上下文。以我的主开发语言Golang为例,如果有多个goroutine,即Go协程(不知道协程可以暂且当成线程理解,即使二者不是一个东西),它们之间需要进行沟通,并且规模较为复杂,就可以使用Go原生的context。
大家(goroutine)在同一个语境下说话(Value()):“你超时(Deadline())了吗?”“你做完(Done())了是吧!”“你说错(Err())了吧?”自然大家都可以理解,哪怕是计算机呢。
就是你得看看引用的这句话在它原来的内容来源里,前边、后边在谈论什么,是不是和你想要表达的观点语境匹配。
一切脱离上下文的引用,纯纯耍流氓。

向人类之外延伸,说说动物。
动物有所谓“主观意识”吗?我认为没有,它们的所谓感知,只能叫做“本能”,是一种低级感性。如果你硬要抓几只同类动物,来观察它们的“主观想法”,很可能会得到几种相同的结果。
当然,不排除部分动物有所谓的“灵性”,似乎和人建立了某种情感联系,但那不是“主观意识”,它们没有语言这一思维工具来认识世界,组织世界,用上的并非“理性脑”,而是“感性脑”中的“灵性脑”,即“高级感性脑”。
而我们人的“主观意识”,是在“理性脑”中形成的。我觉得这首歌很“好听”,我觉得他很“聪明”,我觉得这玩意儿很“好吃”,正是因为我们的“理性脑”对“低级感性脑”传来的信息,做了处理后形成的认识。我会觉得这“好听”、他“聪明”、这“好吃”,是因为我对这些东西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我知道这些个概念意味着什么,象征着什么。我被针扎了,我会知道痛,是因为我有“痛”这个概念,甚至人类能抽象出“疼痛等级”,并在医学程度上作划分;而动物只是单纯的神经刺激,并且感觉到这将影响到它的生活、甚至是生存,所以会构建出一种反射,但这并不是“主观意识”。更何况,人类自古便抽象出了“心痛”这一心理概念。
所以,那最多只能说是“灵性”。(无贬低之意,猫猫多可爱呀~)
notion image

那我前面说了这么多“空空”的、虚无的东西,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沉淀下来吗?
有的!
💡
沉淀下来的方法论】
(1)保持独立思考。
对一切信息保持自主判断力,质疑其本身与来源,搞清楚说话者背后的目的(包括我的文章);
(2)摒弃“主观有害论”,接纳主观。
既要输入多方的主观信息(如专家意见),也要尝试自己输出主观意见,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有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对自己说的话负责;
(3)“面向接口”办事,遵守规则。
这比纠结客观与否更重要!规则是通过对某一群体的约束来达到更大的价值实现,你要是认可这份价值,就该按这套“接口”来,你也可以说是一种“契约精神”吧!